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滁州海亮學校融合部 編輯:佚名
眼下,各個學校已經開始陸續進行期中考試,上半學期學習的效果怎么樣?期中考試反映出孩子的哪些問題?
面對孩子的試卷,家長的心情各有不同,孩子成績好的家長固然心情舒暢,喜笑顏開;孩子成績差的家長則垂頭喪氣,為此著急。
其實,無論是對家長來說,還是對學生來說,怎樣正確看待考試成績,怎樣解讀考試成績,有時候比考試得了多少分更重要。
期中考試結束了,正確看待成績
考試結束后,家長應該與孩子談談考試成績,引導其總結經驗與教訓,如何談,談什么,才是關鍵。
1.好成績≠物質獎勵,差成績≠棍棒交加
“媽媽!我考了**名!”
“哎呀,真棒,這就帶你去買變形金剛!”
下次考試前,“媽媽!這次你給我買什么玩具?”
誤區:孩子的好成績和差成績直接與外部的物質獎勵和懲罰相,會影響孩子內在的成就動機。孩子的學習仿佛只是為了考試,而考試只是為了得到物質滿足,孩子原先的學習興趣和內部動力自然而然地被忽略了。
2.謙虛不是打擊
“媽媽!我考了**名!”
“考了**名就沾沾自喜啦?你看你的數學,沒考上滿分,你的語文,也沒隔壁小紅考得好!總分**名不代表你就學得好,不能驕傲!還得好好努力!”
誤區:家長希望孩子謙虛、繼續努力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對于孩子的這些否定,容易讓孩子產生巨大的挫敗感和壓力感,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在其它事情上也開始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繼而變得不自信。
3.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總對孩子產生懷疑
“媽媽!我考了**名!”
“是嗎?你上次都沒進前十,這就考了**名了?不會是抄的吧?”
誤區:如果孩子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好成績,家長的反應無疑會深深地傷害孩子;即便孩子是由于作弊才取得好成績,這樣直接戳穿也會刺痛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孩子是如何取得如此大的進步,我們可以感受到孩子對好成績的強烈渴望,而這種渴望背后,是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是一份尋求鼓勵和認可的期盼。
面對成績,家長該怎辦
1.要有寵辱不驚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既積極主動,要盡力而為,又順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從容,淡定,不為外界所擾所困。既有爭當**名的積極,也有跑在最后一個的“勇敢”,還要有做觀眾的淡定。
無需攀比,也無需計較。自家的孩子自家愛,把成績高低看淡一些,把對孩子的愛看重一些,眼光長遠一些,就是平常心。有了平常心,家長孩子都可以正確面對成績,云淡風輕。
2.對待孩子有耐心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成績很敏感,高一分則喜,低一分則怒,類似“才考了這么點分?你怎么學的?你怎么這么笨?”成為口頭禪,每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就會冒出來,過分關注表面分數的得失,而忽略孩子學習過程的監控,不可取。
缺乏長遠的目標規劃和具體的過程監控,這是有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對孩子的學習,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教育的真諦是對人的獨特個性的寬容與尊重,所以家長需要**管理孩子,去理解寬容,并且**蹲下來,平等地尊重地對待孩子,而不是去管住孩子。家長對孩子的愛一定是耐心忍心和*容心組成的。
3.要給孩子信心
考試后,有家長給班主任發來短信:自己孩子自己清楚,成績上不去,拖班級和您的后腿,實在抱歉!短短25字,可以看到家長的無奈無助和痛苦,當然也可以看到這位家長對孩子缺失信心。
在學習過程中,信心支撐學生渡過一道一道難關;同理,信心也支撐家長面對孩子成績的一道一道難題。
心理學家認為,喜悅高興情緒則是內在信心由不穩定到穩定狀態的過渡性表現。所以面對孩子的成績,家長得做好心理準備,百折不撓!信心,信心,信心,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沒有信心,何談成績!
任何一個孩子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他們不是成人的縮小版,他們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錯誤是孩子成長的勛章。每個孩子都在犯錯的不斷跌撞中體味到生命的況味,尋找到生命的方向。所以家長對孩子要建立起足夠的信心。
滁州海亮學校融合部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