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蘇州阿德科特學校 編輯:佚名
在語文學習方面,章同學是一名有靈性、有追求的學生。在聽課時她看似漫不經心,但是卻對很多內容時時入心,所以不知不覺中就有了厚重的積淀,這是寫文章的源泉。讀她的文章,我們會發現她的文章里面既有清新脫俗的氣質,又有勤于觀察的厚重思想。我想這得益于她平日里語文學習中的良好習慣和在獨立閱讀中的兼容吸收。寫文章需要靈性,靈性是一種契機,這種契機或易或難不可強求,易時如靈感,來去無定蹤,成文則飄逸清靈;難時似冥頑,苦思方得解,凝章即厚重。
(初次發表于姑蘇晚報,后被《作文與素材》收錄)
灑脫如斯李清照
炊煙裊裊,飄進一片藕花塘,觸到吟聲翩翩: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槳聲燈影里浮現的,是她自由灑脫的行止不拘;萬家燈火亮起,萬里云河泛著柔軟又連綿的漣漪,所有漁船順著水流一起一伏。渡魚人撐起船,一刻間水波蕩漾,在這蒼穹之下山河之間,擺渡來擺渡去的,是魚的靈魂,用想象編織對灑脫的仰望。
少女時期的她飽讀詩書,執筆屬文展卷吟詩,有“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羞怯和好奇,也有“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的自由與灑脫。因著良好的家庭教育,她曉諳音律又賢良淑德,知書達理又行止得體。自由率真里活出了“灑脫才女”的模樣。
日子總是匆忙,一晃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有人說愛情是尋尋覓覓后的命中注定,也有人說愛情是有人與你把盞共黃昏的從容,是琴瑟和鳴詩書唱和的融睦。這些,似乎她已然遇到了,我不知道在她遇到的愛情里是否是她灑脫的選擇,但這是門當戶對又志趣相投的神仙眷侶,一個是書香門第,一個是簪纓世胄;一個花容月貌秀外慧中,一個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的美鴛鴦。形影相伴里羨煞了多少世人。
月洞門 (蘇州阿德科特實景)
可世事不遂人愿,幾經轉折,如夢一般的分分合合,兜兜轉轉讓他們品嘗到愛的苦感受到情的真,彼此相依,雙手相攜,笑對命運的捉弄只要你中有我。“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壽愁眉”,在青州那段日子,是她最開心快樂的時光。他好搜求金石古籍,她陪他甄別賞鑒。依偎在歸來堂的檐角下,摒棄了名利場官宦地的猜忌與傾軋,日子過得簡淡又有趣,雖清貧卻也過得美滿,真個是自由灑脫心歸來。一晃十載,愛情的灑脫已然從熱火般轉為安穩,此時的他們并不知,一切無憂都將隨著趙明誠的再入仕途而徹底粉碎。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他走了,踏上了他從來沒有放棄的仕途。她留著,留在原地期待下一次的歸來與重逢。殊不知,這一次的別離拉開了實地的距離也拉開了心靈的游離。一次叛亂,一次逃亡,趙明誠已經背離了金石中的錚錚鐵骨,讓逃亡成為了他生命的底色。李清照,一個纖弱女子拿起了灑脫的筆寫下了她灑脫的情意,“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蕭蕭疏疏紙上意,灑灑脫脫心中情。這是她對丈夫懦弱行為的諷刺,也是巾幗須眉間該有的豪邁與灑脫。她依舊愛他,但不會在國家利益的立場上屈就迎合,用奔放的筆觸,書寫了弱女子心中的灑脫情意。
德雅畫廊 (蘇州阿德科特實景)
如果問,是什么讓她從一個溫柔賢惠的女子變得剛強獨立,那一定是趙明誠的離世。家與國的破碎讓原本的清澈眸子充斥著寒氣,但她依舊灑脫,這灑脫是已深入骨髓的真情,是經歷了國破家亡之后最后的堅強。隨著家國死去的還有那個“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的青澀女孩。
趙明誠的去逝,讓她徹底失去了精神的依靠,在滾滾的金兵鐵蹄里,在遍野的逃難哀鴻中,她變成了一個無處可依的落難游子。最終她沒有經受住張汝州的甜言蜜語再次尋找晚年的依靠,但當她認清張汝州的面目之后,她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毅然將他告上官府,自古無女子休丈夫,但李清照用灑脫打破了社會默認的不公平規則,為自己也為他人贏得一份真情意。這份灑脫又何嘗不是一種決絕的抗爭,一種跳脫悲傷的自救與救他?
她本是大家閨秀,在時代的悲歌里在身世的起伏中蹭蹬旋轉,她將眉頭一皺,拂起衣袖,就行將練就的溫柔,打碎在一處相思,兩處閑愁。莫愁,莫愁,這杯好酒,待她飲盡,醉成一身的灑脫,忘憂、特立。活出了一個“不懼命運渾多事,灑脫如斯任去留”的李清照。
蘇州阿德科特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