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深圳市羅湖區華美外國語學校 編輯:佚名
隨著核心素養的深化推進,國家新課程方案中規定有10%的時間用于跨學科主題學習,華美外國語學校的PBL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有怎樣的設計邏輯與實踐原型呢?我們一起來理解幾個概念吧!
1.什么是跨學科學習?
它離不開學科學習,與多學科學習也不同,是為解決一個真實的問題,運用一種真實的綜合方法,整合來自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方法,產生整體理解。
英語組學習新課標,五年級英語項目實施集體備課
2.什么是項目化學習?
項目化學習是為了促進素養目標而圍繞一個真實問題進行深入持續的探索,形成項目成果。
項目化學習*含了多種課程樣態:
從最廣為人知的基于問題的學習、探究學習、STEAM到最新的基于現象的教學,從**有系統性和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特征的IB課程到主題式活動、研究性學習,都有項目化學習的影子。
三年級科學PBL項目實施中
總而言之,跨學科學習和項目化學習有共性特征也各有側重。它們都需要圍繞真實問題進行探索,其本質上是對固化的知識邏輯的挑戰,都追求在復雜問題中的創新與回應。但是跨學科學習側重學科整合,項目化學習側重持續探究。
3.什么是跨學科項目化學習?
跨學科項目化學習就是取項目化學習和跨學科學習之間的合集。英文全稱是: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主導、圍繞某一項目開展學習的教學方式。跨學科項目化學習不是簡單地拼湊不同學科的知識解決問題,而是在解決真實而復雜的問題中學習不同學科的知識,產生整合性的成果與理解。
1)英語組中外老師集體備課
2)跨學科項目化學習不僅需要學科立場,更需要跨學科的整合立場。
3)學期初,華美外國語學??傂iL鄧登江提出要重新構建教師、學生、知識三者的關系:
變學生和知識之間的次要關系為主要關系。之前老師先備課,再傳遞給學生?,F在讓學生盡可能多地直接和知識多接觸,讓老師成為橋梁的作用。
1)啟發式教學,推進學生主動學習。教師要引起學生活動、促進學生活動、維持學生活動。
2)鄧登江校長還提出要重視四個更加關注:
3)既關注教師的教學,又關注學生的學;
4)既關注課堂的45分鐘,又關注課前課后的延伸(差異化輔導);
5)既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又關注學生的學習品質;
6)既關注師生課堂不足,更關注師生課堂長處、閃光點。
教師們在課堂上要三個達成80%:
1)小班化教學,輸出有有效信息量達到80%以上,專指符合學生學情;
2)在課堂上調動80%以上學生的積極性;
3)學生當場消化80%以上有效信息。
“堅守國家基礎課程,凸顯國際理解課程,發展未來公民素養課程”。華美外國語學校正在以“項目制為載體,以四環節為核心”,扎實深入地實施PBL華美國際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