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tǒng)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北京王府學校 編輯:佚名
2010年,北京王府國際學校藝術**室正式成立,作為國內首家開設藝術留學課程的國際學校,11年間先后培養(yǎng)了314位藝術留學生,均進入美國前十、英國前三等世界藝術名校,***達****,獎學金獲得率達85%。
一屆屆王府學子之所以能夠獲得世界藝術院校的認可,在于學校長期對培養(yǎng)學生藝術創(chuàng)造力的重視。而探究他們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背后,就不得不從王府藝術生的故事講起。
一、夯實基本功的藝術課程
回望2010年,王府藝術**室剛成立時只有一位同學,但通過專業(yè)系統(tǒng)的藝術課程學習和完善的升學指導規(guī)劃,僅不到半年時間,2011屆王府學子魏逸誠就拿到了美國麻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offer。
十年后,2020屆王府學子馬杰森,作為藝術行政班的首屆畢業(yè)生,以出色的標化成績和獨具創(chuàng)意的作品集,收獲了素有“設計界哈佛”之稱的羅德島設計學院的錄取。可誰曾想,6年前他剛來王府時,卻是個連素描都不會、不知藝術為何物的“新手小白”。

王府的藝術課程以素描、速寫、色彩等基礎課程練就扎實基本功,并通過系統(tǒng)學習造型基礎、設計基礎、藝術理論等課程,從媒介材料、創(chuàng)作理念到動手實踐,讓學生掌握運用視覺創(chuàng)作思維的學習模式。
同時,每位學生的作品都個性,他們選擇的材料、表現(xiàn)手法、體裁完全不同,教師也會針對每個人的優(yōu)勢與劣勢給予指導,強化基礎技能,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也就是所謂的“畫外功”。
這些因素正是魏逸誠、馬杰森等王府學子能夠快速并正確成長的關鍵所在。
二、釋放天性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
王府2016屆學子郭夢可,上初三時由北京某藝術初中轉至王府學校。在這里,郭夢可告別了程序化高考式的作品,還原了少年應有的創(chuàng)作活力與想象力。
她每天堅持作畫5小時,并以布面油畫作品《文化記憶之殘卷》入圍展覽賽事“2016英國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成為萬幅參賽作品中最年輕的入圍藝術家之一。
針對藝術素養(yǎng)提升,王府的教學方法非常多元,有對藝術史和建筑史的講解,對散文和詩歌的精讀,還能聆聽藝術學院教授的講座,或直接走進藝術發(fā)源地尋找靈感,這不僅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情感感知,還能將情感符號轉化為視覺符號。
當學生有一個想法,老師會讓他們把這個想法以藝術形式表達,并獨立完成。還會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大膽準確的開拓和使用不同的創(chuàng)作手段,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這使得,王府學子的升學專業(yè)選擇趨于多樣化。
隨著AP、A level、IB等國際課程在王府落地開花,王府藝術課程不僅有針對美國及歐洲藝術院校自主研發(fā)的美術留學課程,還有面向音樂、電影等多種藝術門類開設的專業(yè)課程。
三、國際資源的持續(xù)支持
2017年,北京王府國際學校與美國麻省藝術與設計學院簽訂了5年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不僅*括為王府學子提供**的藝術教育,協(xié)助王府教師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指導,幫助學校改進教育模式和方法,并為學子提供參加境外藝術升學課程的支持。

美國麻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研究生畢業(yè)后,將有機會來到北京王府學校參加教學實踐。而王府教師也會赴美參加藝術行為教學研究所(TAB)舉辦的為期一周的暑期課程。
王府藝術課程的師資力量雄厚,由中國大陸地區(qū)首位大學理事會AP**室藝術注冊教師,多年藝術留學課程授課經驗的教學專家,海歸藝術家,從國內高校畢業(yè)的博士、碩士,以及曾受聘于美國藝術院校的教授組成。
同學們不僅可以參與校內舉辦的各類國際藝術活動,老師們還會定期帶領大家走出校門,參加國內外藝術展覽和調研活動,與世界藝術大師對話和交流心得。

截止目前,2021屆王府國際學校學子藝術錄取收獲頗豐,拿到了伯克利音樂學院、帕森斯設計學院、芝加哥藝術學院、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電影專業(yè)的錄取,并獲得高額獎學金。
如果你,熱愛藝術具有獨立思維,愛讀書愛寫作,有較好的語言基礎和藝術基礎,歡迎你來北京王府國際學校參加校園嘉年華,與藝術老師和在讀同學暢談,了解更多擇校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