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長醫師應考攻略
發布時間:2019-07-28 14:41:08 已幫助:3235人 來源:北京新思路教育
隨著國家提倡中醫,中醫專長醫師證考試被社會高度關注,關于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考核相信大家有很多疑問,不知道該怎么進行備考,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醫專長醫師應考攻略的相關知識介紹,一起來學習下吧。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找來的中醫專長醫師應考攻略的相關知識介紹,有報考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的學員可以來做個相關的學習了解,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想要學習更多相關的知識可以繼續關注小編的后續文章更新,北京新思路教育為學員設置中醫專長醫師培訓班,專家解析重難點,幫助學員順利考書,歡迎學員咨詢了解。
2、關于四診的內容,考生要能熟練地描述病歷中的主訴和四診八綱的內容,并且能用中醫語言分析和明確診斷,所以《中醫診斷學》的內容也要注重學習。
3、參加內治法考核的考生,要熟悉自己申報考核的方劑和中藥功效、臨床應用、臨床加減變化。考核規定,要熟悉本人參與考核的中藥飲片,做到外觀能辨認,功效能熟記。所以《中藥學》的內容也要注重學習。
4、內治法和外治法考生都要能對自己申報專長的理論來源進行具體說明。如針灸治療腰腿痛,經驗來自家傳或者某書本,或者是某名醫經驗,在考核前上交的“答辯綜述”上要寫清楚,盡量避免冷僻和語焉不詳、不容易說透的理論來源。
5、由于“專家評議”的考核方式難以徹底辨認療效,故考核的重點會放在“專長”治療方法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上。因此,外治法考生應盡量避免對“禁區”的用藥、用針等;內治法考生則更側重于方劑的安全性。考生應盡可能避免使用某些劇毒、剛猛的藥物,若是必須使用,須熟記藥物性能及其常用炮制、減毒方法、安全劑量范圍。
中醫專長證和中醫類執業醫師資格證區別:
開辦診所方面的異同
相同點:拿證后都具備開診所的。
不同點:中醫專長證能直接開診所,無需備案;而持有中醫類執業資格證的人員相對來說多了一道門檻——5年在其他醫療機構從業經歷,滿足條件后才能順利開業。
中醫專長證主要考察的是醫者的行醫經驗和專長技能,而中醫類執業資格證則偏向于學院理論+實踐結合。
執業范圍上的差異
相同點:拿證后都是從事和中醫有關的診療活動。
不同點:中醫專長證執業范圍相對較窄,中醫類別執業資格證可選擇范圍較廣。
去年頒發的《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中醫(專長)醫師按照考核內容進行執業注冊,執業范圍包括其能夠使用的中醫藥技術方法和具體治療病證的范圍。
通俗來講,就是考核過程中考核什么,以后執業范圍就是什么,這主要和考生當時填報的具體方向有關。
而根據原衛生部《關于醫師執業注冊中執業范圍的暫行規定》,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執業范圍包括:1、中醫專業2、中西醫結合專業3、蒙醫專業4、藏醫專業5、維醫專業6、傣醫專業7、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專業。
相比之下,中醫類執業證能夠開展的服務更全面,其中任何一項專業的執業范圍更廣。
報考條件上的差異
中醫專長證: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人員,可以申請參加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
中醫類執業資格證:參加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考生分為三類,無論哪一類都必須符合學歷方面的要求。
兩者的區別就是:中醫專長證沒有學歷要求,而中醫類專業資格證有最低學歷要求。
多點執業方面的異同
相同點: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通過備案都可以開展多點執業。
不同點:持有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證更容易獲批。
首先參考2014年原國家衛計委聯合多部門發布的《關于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文件指出醫師多點執業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應當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同一專業工作滿5年;身體健康,能夠勝任醫師多點執業工作;最近連續兩個周期的醫師定期考核無不合格記錄。
對照以上要求,取得中醫類執業證書的人員可能離得更近。當然,《暫行辦法》也有規定,中醫(專長)醫師跨省執業的,須經擬執業所在地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同意并注冊。
雖然沒有具體說明,但是也是給中醫專長醫師留了一道口子,真正有需求的時候可以提前咨詢當地相關部門。
當然,如果想把自己的中醫專業進行全方位升級的話,中醫專長人員可以繼續考證,獲取中醫類別執業證書,這樣就等于多了一塊敲門磚。
《暫行辦法》第三十二條明確:中醫(專長)醫師通過學歷教育取得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中醫專業學歷的,或者執業時間滿五年、期間無不良執業記錄的,可以申請參加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也就是說取得專長證的人員可以根據自身未來發展需求決定是否還繼續考取中醫類執業資格證,對于開診所的朋友來說,如果想拓寬診所業務,考一個證當然更牢靠;如果目前業務足夠滿足患者需要,又是金字招牌,大可不必勞神再考。
隨著國家對中醫扶植力度的不斷加大,民間中醫們除了能實現身份轉正以外,還能通過考證挖掘自己職業生涯上的下一個升值空間。